第一次認識阿南達瑪迦,是貼在學校風雨走廊上的海報。
大一的我,對靈修有渴望,在茫茫廣告海裡,相中了這一個靈修營。
只因這團體名字很異類,我的靈性生命埋下了一顆種子。
大專營之後,再也沒有繼續澆灌它。
然而,出家人的橘色制服, 與寧靜的 kiirtan 旋律,
偶爾浮現在我腦海,隱隱揪著我的心,
第二次參加大專營,我已經碩二了,
對生命依歸的渴望如燃眉之急。種子已萌芽,急欲突破黑暗。
在營隊裡,我重新接受啟蒙,Didi當下給我梵文名字,
名字意思是[永恆的本體]。我聽了淚流滿面 ----那是我追尋的答案!
一晃眼,受瑪迦的靈性滋養已十年。這次來大專營幫忙,感覺氣氛非常青春。
現在有一群活潑的大專生,來統籌整個營隊,學員和工作人員互動密切,有遊戲、戲劇、搞笑短劇與對白,也有溫馨的分享活動、歌唱和繪畫創作。營隊有如奇花異卉的展現,每一個人都是獨特的,每一個人都為這營隊帶來不同的芬芳。
另外,關於瑪迦的修行法門、哲學基礎與瑜珈生活方式也有許多介紹。
我身為工作人員,也把自己當學員一樣,一起學習,感覺這瑪迦像是另一個世界、另一個文化:
從早上起來坐在床上、沐浴、上廁所、吃飯、或斷食、靜坐前跳Kiirtan、靜坐前後梵唱、或是遇見滿臉鬍子的Dada、吃著超級美味的素食與印度菜…等等 ,都是很開眼界的經驗。
心裡暗自擔心學員會不會覺得文化衝擊太大 ,但看到大家如此投入地跳kiirtan與參加活動,才了解原來瑪迦的一切一切,是如此的有魅力,一進到這密宗瑜珈的花園,每個人都陶醉了。
--第28屆工作人員--